璧山文化 源遠流長
九江學派兮,如南海之泱泱。經世恢弘,惟康與梁。樹木樹人,崇蘭獨長。
貞女壁山兮,繼前修而發揚。寬由以教,南方之強。莘莘學生,南方之強。
短短數十字的曾璧山(崇蘭)中學校歌,概說了曾璧山(崇蘭)中學所承載着的百多年文化源流,以及其辦學理念與發展歷程,同時包含了一眾前輩先賢對莘莘學子的期盼和寄語。
「法不孤起,仗境方生。」曾璧山(崇蘭)中學的創校過程,可回溯至清末民初時期,崇蘭中學校長曾璧山居士,與其恩師陳子褒的相遇開始。
辦學救國 實踐抱負
1862年(清同治元年)前後,正值清末太平天國運動時期,清末民初教育家陳子褒正在此亂世中誕生。別號崇蘭的陳子褒,廣東新會外海人,乃明儒陳白沙之後,為新會望族。陳子褒年幼時就讀於新會縣學宮,18歲在廣州六榕寺後的芥隱堂和友石齋開館講學。
1893年(清光緒十九年),陳子褒以31歲之齡參加鄉試,中第五名,其後拜入維新派領袖人物康有為的萬木草堂,與梁啟超、梁啟勛等成為同學。1895年在中日甲午戰爭,中國戰敗,在京應試的康有為和梁啟超聯絡十八省應試舉人共同上書光緒皇帝(史稱「公車上書」),提出「拒和」、「遷都」和「變法」等多項主張,而陳子褒亦有參與其中,並加入康有為組織的「強學會」,鼓吹變法維新。
1989年,「戊戌變法」(百日維新)失敗,陳子褒東渡日本深造,研究各國學術,並受到當地小學的教學模式所啟發,決定以教育救國。同年底,他返回中國,開始撰文編書辦學,實踐自己的抱負。
推動普及教育 白話代替文言
投身教育事業的陳子褒在開平縣「鄧氏家塾」任教,不久即到澳門設館教學,其館址設在澳門荷蘭園正街83號,初名「蒙學書塾」。其胞弟陳子韶亦於其鄰另設「子韶學塾」。
陳子褒把蒙學(幼兒教育)作為教學的基本內容,提倡以通俗的白話代替文言,不設讀經,使低年級學生易於領會,並收到良好效果。對於高年級的學生,他不廢文言文,繼續開經義課程,讓學生了解民族文化,增強民族意識,培養愛國主義思想。
隨着學塾的聲譽日隆,學生人數持續增加,校舍難以容納眾多的學生,故陳子褒把學塾遷往澳門龍嵩街,後再改遷荷蘭園二馬路,並易名為「灌根學塾」。1903年,陳子褒創辦的「灌根學塾」首次招收女學生,男女同校,開創先河。
1918年,陳子褒將「灌根學塾」遷到香港堅尼道循道會舊址,繼續從事小學教育。隨後,學塾規模日漸擴大,名聲日顯,並先後易名為「子褒學塾」及「子褒學校」;其創辦人陳子褒更被譽為「東方裴斯塔洛齊」(瑞士著名兒童教育家Johann Heinrich Pestalozzi)。1921年,陳子褒開設「子褒女校」,聘請清代甲午進士桂玷、陳俊卿、曾璧山居士等20人為教員。
陳子褒在傳統私塾教育基礎上引入不少創新理念,把中西和新舊文化特質加以融合,不單令他成為最先提倡開辦男女同校的教育家之一,更是最先在初級學校以白話課本取代傳統啟蒙課本和儒家經典的教師,並倡議女性的學習權利,惠及莘莘學子。
落戶香港 有教無類
生於1895年的曾璧山居士,法號慧印,廣東番禺人。曾璧山居士的父親曾棟廷和母親葉氏乃當地名門望族。根據張汝釗《海漚集》,曾父「以積學有幹才,出仕於浙,著政聲焉」,曾母則「知書識大義」,而曾璧山居士上有兄長四人,「以善賈稱」,另有姊姊二人均早已成家。
生於官宦之家的曾璧山居士雖然在家中輩份最小,但自幼聰敏好學,習知孝義之事,深得父母寵愛。曾璧山居士17歲隨父母來港,聞陳子褒在澳門辦學,深受其高尚人格及學問折服,拜其為師,赴澳門追隨左右多年,深受其九江學派與男女平等的思想薰陶。
毋忘師恩 創辦崇蘭
陳子褒先生於1922年離世後,居士為紀念先師及秉承其志,乃回港辦學,並以先師之別號——崇蘭為校名,並擔任校長一職。崇蘭學校初期僅開辦小學各級,學生只有數十人。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後,中國抗日戰爭正式開始。由於時局混亂,曾璧山居士決定暫停崇蘭中學的一切營運。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香港「重光」。由於戰爭時間本港人數驟減,當時本港學生人數亦由原來約120,000人跌至1945年的4,000人,失學兒童甚多。曾璧山居士深感復辦教育刻不容緩,於是四出奔走,終覓得禮頓山道37號全棟樓宇為校址。後經居士勞苦經營十數載,幼稚園、小學部及中學部相繼開辦。
崇蘭以「敬業樂群」為校訓。唐人孔穎達《五經正義》提到,「敬業」意指藝業長者,敬而視之;「樂群」謂群居朋友善者,願而樂之。曾璧山居士深信有教無類,一生以作育英才為己任,致力透過課堂中傳授的知識,與課堂外的躬身力行,令學生能在德、智、體、群、美五方面都得到全面的發展。憑藉這份教學理念,崇蘭中學亦吸引了無數良師匯聚其中。
而居士亦有感當時之社會風氣頹弊,戰爭無情。在積極辦學之餘,決志皈依佛教寶靜、諦閑、虛雲等諸法師門下,法名慧印,頻開法會,宣講金剛、般若及十六觀等經論。後協同各弟子組織香海念佛蓮社及義學多所,以冀攝化港澳人士同登淨域,在宗教與教育工作上大放異彩。
一九六八年,春風化雨數十載之曾璧山校長正式榮休,並隱居於大埔半春園,但亦不時與師生相聚,繼續關注香港之教育事務發展。投身教育工作半世紀,承襲着九江學派的文化源流和陳子褒的教學思想,曾璧山居士深信普及教育能令社會變得更美好,她以一生提倡男女平等教育,並以「寬由」為其教育宗旨,「寬由」即「寬柔」,《逸周書、官人》提到「心氣寬柔者,其聲溫和。」蘇轍《御試制策》亦云:「故夫寬柔敦厚者,大雅之風也。」曾璧山居士堅守此理念作育無數英才,桃李滿天下。
到一九八六年十一月七日,曾璧山居士以九十六歲之高齡仙遊。綜觀曾居士之一生,品格高尚之餘,耗一生之精力為本港教育、宗教及社會福利事業作出了偉大貢獻,實為香港傑出婦女之典範,乃香港最出色的教育及慈善工作者之一。